
常见问题 (FAQ)
Q1:两联供水机如何实现0.1℃精密控温?
A:采用自研180°正弦波空间矢量算法+自适应力矩补偿技术,结合高精度温度传感器闭环控制,确保室温波动≤±0.1℃。
Q2:10匹以下热泵为何推荐室外整板设计?
A:一体化设计减少30%接线节点,降低整机故障率,安装工时节省40%,且物料成本下降15%。
Q3:三相无电解电容方案如何简化系统?
A:高压薄膜电容替代传统电解电容方案:
✅ 取消3个LC滤波电抗器(节省空间与成本);
✅ 三板集成:滤波板+电容板+变频模块一体化;
✅ 减少接线节点,安装工序简化40%Q4:散热方式能否按客户需求调整?
A:支持风冷/冷媒散热双模式定制:
冷媒散热:-30℃超低温环境(如北欧项目)
风冷散热:常规气候区(成本降低25%)Q5:单相压缩机驱动板(2-8HP)如何提升能效?
A:集成三大核心技术:
① 高效弱磁控制(无功损耗↓18%);
② 母线纹波抑制算法(纹波<1%);
③ 自适应转矩补偿(启停振动↓35dB)Q6:驱动板如何兼容不同类型风机?
A:双模式灵活切换:
内置驱动型BLDC:直连PWM控制(免外部算法)
外驱型无刷电机:板载完整FOC算法驱动Q7:25HP大功率驱动板如何保障可靠性?
A:采用三重工业级防护设计:
功率模块:1200V/100A工业级IGBT模块(支持峰值电流200A,符合IEC 62109安规认证);通讯隔离:双重隔离RS485(隔离电压≥2500V AC,抑制地环路干扰);
散热方案:
基板材质:高性能铝基板(覆铜层加厚至30oz,陶瓷绝缘层)。
主动散热:智能温控风扇(50℃启动,±5%转速精度)。Q8:三联供系统如何兼容壁挂炉/光伏?
A:预留智能能源接口:
光伏:支持100-350VDC宽电压接入
壁挂炉:Modbus RTU协议即插即用Q9:欧标方案如何实现多末端控制?
A:通过三项核心技术:
分体式架构:外机一体板+内机主控(维护效率↑50%)
双RS485通道:独立控制线控器与远程监控
全末端兼容:地暖/空调/暖气片/泳池机自由组网Q10:三种线控器如何选型?
A:按场景精准匹配:
型号
核心优势
推荐场景
线控器1
液晶彩屏+全触控
高端住宅/酒店
线控器2
VA屏+按键触控
商用泳池/暖通工程
线控器3
TN屏+物理按键
高性价比项目
Q11:能否定制线控器通信协议?
A:支持协议深度定制:
标准版:Modbus RTU/TCP
定制版:兼容BACnet/CANopen(需预研)Q12:3.5kW风机板如何实现逆风启动?
A:采用专利抗反转算法:
① 启动前自动检测风叶位置
② 施加反向扭矩解锁
③ 0.5秒内完成正向加速Q13:大功率PFC电源如何应对电网波动?
A:通过三项自适应技术确保160-275VAC宽电压范围内稳定运行:
动态母线控制:实时调节PFC占空比,电压骤降20%时仍维持>98%效率(如韩国电网波动实测);
谐波主动抑制:THD<5%(符合IEC 61000-3-2 Class A),避免电网污染罚款;
抗涌流设计:内置负温度系数(NTC)电阻+预充电电路,抑制100A/10ms浪涌电流。Q14:三相PFC电源为何选用Vienna拓扑?
A:Vienna拓扑在7kW大功率场景的核心优势:
无中线设计:省去中线电缆,降低30%线缆成本与15%体积占用;
天然防直通:通过三电平调制消除桥臂直通风险,故障率降低90%(对比传统两电平拓扑);
效率>99%:搭配SiC器件(如泰科天润G3芯片),满载纹波<1%;Q15:变频移动空调如何适应全球电压?
A:三重宽电压适应设计:
电压范围:160-275VAC;
板载高频PFC(兼容110V/220V);
母线纹波抑制(波动<5%)Q16:超小型主控板如何节省空间?
A:采用”主控+驱动二合一”设计:
体积较分体式缩小60%
高度集成:STM32F4+IPM模块+隔离通讯Q17:小多联系统如何实现一拖四自由搭配?
A:通过动态冷媒控制技术:
外机实时计算4台内机总负荷;
电子膨胀阀独立调节各内机冷媒流量;
压缩机频率精度±0.1HzQ18:大多联128台内机如何避免通讯冲突?
A:采用三级协同机制:
① 地址自动分配:上电时主机为内机分配唯一ID;
② 电流环通讯:抗干扰距离达50米;
③ 分组响应策略:广播指令+分时反馈(延时<10ms)Q19:光伏空调如何智能切换能源?
A:内置双能源管理策略:
白天:优先使用光伏电(MPPT效率>99%)
夜晚:自动切市电(切换时间<20ms)Q20:光伏板宽电压输入(100-350VDC)有何价值?
A:覆盖多样化光伏配置场景:
2~5串组件灵活适配;
阴雨天仍可维持最小工作电压;
避免因局部阴影导致系统宕机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