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储能分类
储能技术是指将能量储存起来以供日后使用的系统或物理介质。根据存储介质的不同,储能技术可分为 - 机械储能:
- 抽水蓄能(技术成熟、效率高、调节能力强)
- 局限性:地理依赖性强,远离负荷中心,需要远距离输电
- 电能储存:
- 超级电容器(充放电速度超快、工作温度范围广、维护成本低)
- 局限性:能量密度低、投资成本高
- 电化学储能:
- 商业应用:铅酸电池、铅碳电池、锂电池
- 热能储存
- 化学储能
- 电化学储能发电站
使用电化学电池作为储能元件进行电力储存、转换和释放的设施。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类型的电化学储能系统组成: - 独立储能电站
- 电网侧或用户侧储能站
III.储能系统图
- 电池系统组件
- 电池:基本储能单元(如锂离子电池、铅酸电池)
- 模块:电芯和电池组之间的中间单元,由电芯串联/并联形成,以满足电压/容量要求
- 电池组:通过串联/并联将多个电池组装在一起
- 电池组:由多个电池组组成的较大单元,用于扩大存储容量
- 储能系统架构
- 直流汇流柜:
- 电池组的并联点,输出至 PCS
- 电源转换系统 (PCS):
- 由双向 DC/AC 转换器和控制单元组成
- 通过通信接口接收控制指令
- 根据功率指令调节电网有功/无功功率
- 通过 CAN 接口与 BMS 通信,以保护电池(转换效率≥98.5)
- 能源管理系统(EMS):
- 储能系统的监控和优化软件
- 具有实时监控、数据分析和调度优化功能
- 电池管理系统 (BMS):
- 三层架构:电池管理单元 → 群组管理 → 系统管理
- 根据 SOC 控制充电/放电
- 当参数超出限制(如电池过压/欠压)时触发断路器以确保安全
- 充电状态 (SOC):
- 显示剩余能量(额定容量百分比)的 BMS 核心参数
- 计算:SOC = (剩余容量/额定容量)×100
- 例如:20kWh 电池剩余 12kWh = 60% SOC
- 免责声明:本内容仅供参考。所有视频、图片和文本均为非商业性内容。如有版权问题,应立即报告,以便删除。
免责声明:本内容仅供参考。所有视频、图片和文本均为非商业性内容。如有版权问题,应立即报告,以便删除。